第三對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和“可可”到港安家一周,目前的進食量、排便量、休息時間等均接近在四川基地時的狀態(tài)。香港海洋公園10月3日下午舉行簡報會,由大熊貓護理團隊分享照顧點滴。
香港海洋公園公布的視頻顯示,“安安”食欲較旺盛,坐在地上吃竹子,不時把玩手中的竹子,“可可”則坐在地上享用胡蘿卜。
香港海洋公園動物部助理館長梁家綸介紹,“安安”活潑好動,喜歡探索新環(huán)境,接受新事物快?!翱煽伞睂π颅h(huán)境比較敏感,護理員接觸它時會縮手和走開,但是它對聲音非常好奇。目前兩只大熊貓都信任護理員,可以辨認聲音和氣味。
10月3日,香港海洋公園向媒體展示大熊貓“安安”和“可可”的照片。新華社發(fā)(王申 攝)
據(jù)了解,現(xiàn)在“安安”和“可可”每天定時進食4餐,并已習慣食用來自廣東的竹子。廣東竹子相對于四川竹子的進食比例,已由三至四成上升到六至七成。
香港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主管祝效忠表示,目前兩只大熊貓食欲和行為正常,狀態(tài)穩(wěn)定。護理團隊和獸醫(yī)每日監(jiān)測兩只大熊貓的進食量和排便情況,并嚴密觀察它們的行為。獸醫(yī)之后將安排它們進行全面身體檢查,以及讓它們在運動場探索自然植物、使用攀爬架等,以發(fā)展不同的自然行為。
為了讓兩只大熊貓克服“相思病”,更好適應新環(huán)境,梁家綸在7月中旬前往四川接觸兩只大熊貓。他透露,在兩只大熊貓的聲音適應訓練中,護理員將以廣東話為主,但叫名字時會用普通話或四川話?!巴ㄟ^日常傾談交流,希望‘安安’和‘可可’能夠辨認他們的聲音,從而建立聯(lián)系,增強互信和安全感?!?/p>
9月26日,第三對中央贈港大熊貓“安安”“可可”搭乘專機抵達香港國際機場,隨后換乘專車抵達位于香港海洋公園的新家。當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嘉賓在歡迎儀式現(xiàn)場合影。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為了歡迎兩位“新家人”,香港特區(qū)政府在2日啟動征名活動,主辦方期待各界集思廣益為它們找到合適的名字。
梁家綸表示,如果兩只大熊貓將來有新名字,訓練時護理員會先同時使用原有名字及新名字,并配合正面獎勵方式,讓它們熟悉自己的新名字,有信心“安安”和“可可”會慢慢適應。
祝效忠表示,“安安”“可可”正處于為期30日的隔離檢疫期,之后還需要大約一個月到另一個場地適應,它們最快會在今年12月與公眾見面。至于更準確的時間,仍要根據(jù)它們的適應情況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