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2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羅永綱先后走訪九龍總商會和多間九龍區商戶,訪民情問民意。此次走訪是中聯辦“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系列活動之一。
羅永綱首先走訪具有83年歷史、擁有2000多家基層商號會員的九龍總商會。多個行業代表與羅永綱一見如故,各種難處直言不諱,各式問題接連拋出。座談中,與會者踴躍發言,分別就如何推進香港青年大灣區就業創業、中醫藥業發展、旅游業走出困局等8個關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直觀具體反映了會員們對破解時下難題和對未來發展的熱切期盼。
也有代表用自身實例講述了小企業面臨“通關和跨區融資”兩大難題,跨區融資難讓他們經營發展“斷糧”。有青年代表表示對內地資訊了解不足,即使有心前往大灣區發展,卻難以找到資訊、前往適合自己發展的城市。
羅永綱現場逐項記錄,在深入了解原因的同時,還針對性介紹了多項中央惠港和特區有關政策。他歡迎代表們書面反映情況,以便更常態地了解大家的需求和想法。“大家有什么困難,有什么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羅永綱說,“中央高度重視如何解決香港市民現實難題,在出臺一系列惠港政策的同時,要求我們深入基層,遍訪民情,了解市民有什么需求、困難和愿望,共同研究推動解決”。
羅永綱副主任走訪服裝店。(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之后,羅永綱走訪了九龍區多間商戶,從小本經營的西式餅店、七旬長者獨撐的服裝店、家庭經營40年的藤器店,到三代傳承的中醫診所。在窩打老道服裝店外,玻璃上滿是“清倉大減價”的廣告,店鋪里商品擺放擁擠,不見顧客身影。“兩年間虧了數十萬,現在就是在用養老的積蓄維持”。自1972年就入行的鐘先生說,這兩年生意很差,顧客是“買價錢而非買品質”,好品質的平價衣服反而賣不出去,只能靠著老顧客好心幫襯,入不敷出是常態。同一條街上的藤器店主曾先生也面臨同樣困境。
聽完多位商戶的訴說,羅永綱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這些店鋪能夠生存,很大程度上是它有良好的質量保證和社會信譽,但尚在工作中的老年人就不得已要動用自己的養老積蓄來維持經營,令人揪心。
羅永綱副主任走訪中醫診所。(圖片來源: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
座談中,中醫藥業的困境也引起了羅永綱的關心,他接連走訪了幾間中醫診所,面對面傾聽。三代從醫的黃醫師將中醫師的困難一一道來,“雖然現在政府允許中醫使用壓舌板,但在法律上如果中醫師用壓舌板的話,就是非法行醫,這始終令人心存顧慮”“中醫不能轉介X光檢查和化驗項目”“中醫協會推出的防疫組方遲遲不能得到審批”等,在諸多限制下,中醫藥業發展很困難,急需政策“拆墻松綁”。
大家紛紛表示,香港中醫藥業曾經聲名遠揚,頗具競爭力,但現在除了中藥價格上漲,以及房租高等共性問題外,由于政策方面不配套,導致香港中醫藥業這個有1萬多名從業人員的服務行業生存發展面臨不少難題,特別是青年從業者。
五個多小時的走訪傾聽了不少商戶的煩心事,羅永綱說,“今天短短的時間只是一個開始,有什么心里話,請大家對我們說,今后我們會長期主動深入市民,一直與大家保持良性互動。”
?
中聯辦“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系列活動:
?駱惠寧再訪基層聽民意 香港中聯辦啟動“落區聆聽 同心同行”活動
? “香港同胞的煩心事,始終牽動著中央的心”——香港中聯辦領導班子集中走訪住房困難市民
?陳冬到大埔少年警訊座談交流 積極回應學員們6項需求
?“青年們要永遠向上向前 不斷進步”——陳冬到青晉農莊傾聽創業青年心聲
?當好藝術的“行者”與“使者”——盧新寧落區聽取青年藝術工作者心聲
?“大家安居樂業是我們的最大心愿”——譚鐵牛探訪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地盤工友
?“有什么心里話,請大家對我們說”——羅永綱深入九龍區走訪商會商戶問民生
?支持特區政府做好新界北整體規劃 何靖落區調研鼓勵持份者積極建言獻策
?“共同把打工仔的煩心事處理好”——何靖落區聆聽基層工友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