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香港政治體制的設計就是按照‘一國兩制’的概念,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制度。我覺得這次完善選舉制度是對民主的優化,不是收窄或倒退。”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作為香港特區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親身參與和推動了回歸初期的“一國兩制”實踐。如今雖已退休十余年,但她仍然不時通過接受媒體采訪或到訪學校等渠道向香港社會解說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我們都相信‘一國兩制’,覺得大家都要出一份力讓‘一國兩制’取得成功。”她說。
“我覺得這次完善選舉制度是對民主的優化,不是收窄或倒退。”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原副主任梁愛詩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中新社記者 梁源 攝)
梁愛詩并不認同簡單以某個標準判斷民主是否進步。“首先如果‘一國兩制’走彎路,那你就出軌了,一直下去的話就越來越出軌,所以一定要先走回正軌,才可以往前發展。”她表示,香港的法律定位是直轄于中央政府的特別行政區,無論是選舉委員會(選委會)還是立法會,完善選舉制度后都能夠保證更多不同界別人士參入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還是給予保留。”她接著表示,香港基本法訂明的按照香港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制度,“現在這些發展是完全符合這些條款的”。
具體而言,梁愛詩指出,是次完善選舉制度擴大了選委會的職權,賦予選委提名立法會參選人和選舉產生部分立法會議員這兩個新的責任。立法會議員由70名增至90名,選委由1200名增至1500名,后者的組成更接近基層組織,讓整個選委會有更廣泛的代表性。而所有這些改動的目標都不是將反對聲音趕出行政立法機關,只是防范損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人進入行政立法機關。
資料圖: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梁愛詩形容選委會設召集人制度猶如“買了一個保險”,預防有需要時辦理有關事宜,需要總召集人必要時召集舉行選委會會議,但在法律層面總召集人并沒有被賦予特別的權力。
對于特首參選人和立法會參選人須各自至少獲得選委會每個界別15個提名和2個提名,梁愛詩表示,相信上述要求并不苛刻。同時,這些通過資格審查和獲得選委提名的參選人的共同目標是效忠服務國家和香港,不會損害國家和香港的利益,他們的理念一致,做起實事來應會相互配合、相互制衡,香港行政立法關系應變得更加順暢,并將更好地體現香港基本法的原意,即香港實行由特區政府主動制定政策、主動提交法案的行政主導制度。
“以后大家能夠配合的話,事情就能夠解決,如果大家還在爭吵的話,就沒辦法做。”梁愛詩相信更加順暢的行政立法關系將讓香港解決經濟民生問題較過往更加容易。
中央連續兩年從國家層面制定香港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在梁愛詩看來,這是中央眼見“一國兩制”變形走樣后,從制度著手,確保香港管治團隊內人士不會損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舉措。“‘一國兩制’對香港來講是一個新的設計,對中央來講也是一種新的管治方式。”她說,正因為如此,回歸初期中央非常包容,實踐過程有不完善的地方都讓香港自己糾正,但2012年“國教事件”、2014年違法“占中”、2019年“修例風波”等讓大家都覺得“一國兩制”已經變形走樣,情況必須有所改變。
梁愛詩認為,今次完善選舉制度是中央政府經深思熟慮之后作出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中央對“一國兩制”方針的堅持,落實了中央全面管治權和“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了香港對國家安全的責任。
今年4月15日是香港國安法實施后的首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梁愛詩表示,這是全國都要進行國家安全推廣教育的日子,過往的國安推廣教育在香港是交由非政府組織做的,從今年起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辦了相關活動,“這也是國安法給他們的責任”。